【学生成长】社会评价
学生成长
团队名称经贸法规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邵将 张宏乐 杨春黎 陈冠仲
一、红鹰大学生志愿者法律宣讲团,获得社会肯定和好评。
        自2014年至今,依托专业课程建设,成立“红鹰大学生志愿者法律宣讲团”,面向校内外开展普法宣讲、法律维权、法律咨询、立法调研等实践活动。截至目前,面向社会开展普法宣讲70余场次,受益公众超万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立德树人成效显著。赢得广泛喜爱,获得社会肯定和好评,学生实践团队先后获得浙江省2016年“最美消费维权义工组织”称号、宁波市2017年“最美维权人物奖”。《中国消费报》、《鄞州日报》、鄞州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大学生公益法律实践活动进行专题报道。
二、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学生法律素养显著提高。
        教学团队通过与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宁波市消协、浙江同舟律师事务所、宁波市甬安社会评价研究院等部门开展党建联盟,共建“法制教育基地”13个,通过创业项目实训、创业课赛结合、法律实务等实践活动,学生直接参与法律实务200余人次,创业率远高全国平均水平,创业和经济活动保持违法违纪“零记录”。2017年,学生荣获浙江省“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竞赛”团体三等奖,获得宁波市相关部门高度好评。
三、线上线下法律宣教活动,赢得师生广泛好评。
        依托专业课程建设,“红鹰法律直通车”网络文化工作室,获批校首批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并由学生参与建设。线上线下活动赢得广大师生的积极反响,得到了市级及以上媒体的广泛关注;线上跟评引导舆论关切平均更新率不超过每2天,点击率超过50000人次,形成“法律文件”“法治文化”“案例园地”“反诈专栏”“经贸清风”等五个子栏目日益成熟。
        通过“网络安全进校园”“反诈宣讲进寝室”“民法典伴我行法治微作品创作大赛”等活动,营造校园法治氛围。其中,“民法典伴我行”法治微作品创作大赛,得到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大赛共收到微作品共计254件,其中视频作品46件,网文作品138件,长图作品70件。作品围绕大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社会典型案例、《民法典》法律规定、重要意义及重大影响,阐释《民法典》对民众日常生活、经济活动等领域带来的影响,阐述案例的典型意义,揭示案例带给人们的启发和警示等,进一步激发我校大学生学法、用法、宣传法律的热情,展示了我校大学生法治素养。


学生获评2016“浙江省2016年度最美消费维权义工组织”

学生获评宁波市“2017年度最美维权人物奖”

Copyright © 2020 宁波财经学院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学院路899号 邮编:315175
技术支持: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