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 “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
2023-10-09
“知者创物”教学团队 145
《人机工程学》“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
陈文颖
课程改革概况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为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共有 4 个学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基本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安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性理解不足,在实践过程中与理论知识的脱节也比较严 重。因此,自 2014 年开始,该门课程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参照设计企业的真 实设计案例,在课程中设置工业设计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全流程项目。学生在课程起始阶段就开始接触课程的实践项目,并在之后的一个学期以 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该项目。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使得课程理论和实 践结合更加紧密,学生能够运用课程的应用型知识解决项目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其次,全流程项目不仅包含人机分析、人机改良设计等环节,还包括了前期调研、 模型制作、项目报告撰写等环节,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由于全流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环节较多,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实践中 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完成质量的把握也有较大难度,往 往存在项目实施后期投入不足,最后成果质量下降的情况。
为了在《人机工程学》课程中更好的开展全流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自 2015 年开始引入基于项目的“成果汇报式”翻转课堂、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翻转课堂、 以及基于项目主题的“项目实训式”翻转课堂,在课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阶 段性的成果展示和交流,督促学生更好的推进项目,并且在全班乃至全年级范围内分享展示项目实践案例,开拓学生视野,同时也帮助教师更好的管理和监控项 目实施过程,保证课程教学实践质量。
图1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历程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将以往“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优化为“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依据行业前沿与地区特色产业确定“智创”设计项目主题,并于开学期初向学生发布;学生带着课题项目进行课程学习,课前在线上进行自学自测,课中在线下开展研讨汇报,课后进行拓展实践;在“问、析、创、测、改”各阶段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任务完成后开展阶段性成果汇报,检验学习成效,助推项目实施,最终实现设计成果输出与能力提升。“问”: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线上自学自测人机基本概念,线下研学学生优秀人机设计案例,根据《学习标准手册》(下简称《学标》)挖掘课题产品设计痛点。
“析”: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线上自学自测人因理论知识,根据《学标》开展人机分析提出改进策略,线下研学工效学国标,规范设计创新。
“创”:方案创设。引导学生线上自学讨论人机改良方法,根据《学标》提出改良方案,线下引入校企专家展评改良方案,提出完善意见。
“测”:方案评测。引导学生线上自学自测人机评测基本方法,根据《学标》设计评测实验,线下研学人机评测案例,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实施人机评测,评估改良方案。
“改”:方案反思改进。引导学生依据评测结果反思、完善设计方案,线下开展汇报答辩,依据《学标》完成设计报告。
图2 “全流程智创设计项目+混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