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校共青团201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大学生手机成瘾,已对大学生的学业、生理、心理和正常社会化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对使用满足理论、依恋理论、媒介依赖理论的分析,采用问卷法实证调查大学生手机成瘾与消极应对、抑郁、社会支持等方面相关关系,建立大学生手机成瘾的中介变量和回归模型,研究导致手机成瘾的个人、家庭和学校等影响因素,针对当前预防与干预智能手机成瘾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活动内容单一、活动形式陈旧、多方资源联动不够,共青团组织参与度不强等问题,并基于布迪厄场域和惯习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以共青团组织为中心、以社团为抓手、拓展延伸针对内场域的工作内容,创新针对内场域工作手段和平台,加强延伸,植入网络新平台;开展心理个案和团体辅导,增进家校联系,针对家长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发挥联动,统筹多方优质资源,监管引导外场域等路径,推进校园智能手机成瘾预防和干预工作。...
校第十八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论坛一等奖。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在阐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本质与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精准化举措,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提出干预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
治理视阈下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互助居家养老新模式的实施现状与优化路径荣获2021年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 开展关于居家养老互助的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的研究有助于大力充实和发展志愿者队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基于1089份实证调查数据,利用卡方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居家养老互助的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经研究发现:人口特征、志愿服务经历以及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等心理品质,对居民参与居家养老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均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时间银行的相关参与方提出了可操作性的优化路径。...
失独者参与时间银行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荣获2020年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 本调查结果可见老人对志愿养老服务了解不足,参与途径不畅通是阻碍老年人参与志愿养老服务的最大障碍。这与我国老年人志愿活动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未落实,老年志愿服务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社会的影响力较小,普及程度较低有关。被调查老人中,只有5.24%的对象参与过志愿养老服务,参与率极低,且远低于其志愿养老服务的参与意愿率。失独者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行为存在不平衡,这种关系与谢立黎对城市老人社区志愿服务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但本调查中的城市老人的志愿养老服务参与率远低于2010年全国调查中的城市老人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率40.8%。城市老人志愿养老服务参与意愿和实际参与行为之间的不平衡和实际参与比例极低也表明老年人口这一志愿服务资源仍有较大的潜力,推广老年人参与志愿养老服务是有可能的,但难度也较大。...
共享理念视角下失独家庭共享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荣获2019年浙江省民政政策研究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本报告分为经验介绍、调查分析、对策建议三部分。本报告在比较国内外共享社区养老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实证调查失独者入住共享社区的入住意愿、入住期望、入住后帮扶等状况,重点探讨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抑郁、简单应对方式状况等心理健康因素对失独者入住共享社区在权利要求、责任意识、和融入社会意愿等的影响,提出基于共享理念下营造共享社区以探索失独者共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对策建议如下:一是需将政府、开发商、失独者自身、社区居委会、非营利组织等整合起来形成新型共享、互助、互动、合作关系,二是基于失独者幸福感和获得感的视角提出共享社区长效运行保障机制。...
民政部关于2021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本研究主要在优势视角的指导下,采用系统论的观点,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对其开展抗逆力生成要素分析、抗逆力发展路径分析,抗逆力服务模式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为家长、社区和学校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心理干预和服务保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政府留守儿童政策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