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第178期教学沙龙基于BM-Lab平台的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在数智课堂实验区312开展,沙龙由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教育咨询副总监、长城商学院副院长、创新模范教学团队成员陈飞燕老师主讲,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教师达百余人。沙龙由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邵际树教授主持。 陈老师详细介绍了商业模式实验室(BM-Lab众创空间)的渊源与发展历程及目前围绕感知激发、验证修正、实施支持所做的一站式服务情况,并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创业实践与实战》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BM-Lab平台的课程建设思路与方法:基于BM-Lab的递进式服务理念,重构五阶段模块化教学内容;基于BM-Lab的教学资源,实施五步三进教学方法;依托BM-Lab的生态空间,创设校内外+线上线下课程教学环境;借助平台信息技术优势,创新三阶二维三方课程评价体系。 现场教师就BM-Lab具有哪些资源、资源如何运用以及课程实践活动如何开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撰稿:长城商学院 田浚佑;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 陈芳颖;审核:工商管理学院 邵际树)...
2023年5月11日,第175期教学创新主题沙龙文化遗产类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数智课堂实验区312开展,沙龙由鉴文思源教学团队张辉老师主讲,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教师达百余人。沙龙由人文学院副院长王琦主持。 张辉老师对其所开设过的五门文化遗产类课程进行了回顾,重点讲述了公选课《中国文化遗产巡礼》结课晚会的缘起和经过。通过氛围营造、实物展示、才艺表演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文化遗产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变得鲜活生动;并注重对文化遗产时间、空间要素的把握,紧跟学科前沿和流行文化。通过这些创新探索与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 现场教师就文化遗产类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慕课建设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撰稿:人文学院 张辉;摄影:教师发展中心 陈芳颖;审核:人文学院 王琦)...
2023年5月10日,第173期教学沙龙融合双创案例的《应用统计学》教学探索与实践在数智课堂实验区312开展,沙龙由数智信息教学团队成员樊杰老师主讲,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教师达百余人。沙龙由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晓文主持。 樊老师主要围绕课题选择、赛事选择、融合设计、具体案例、双创难点等五方面内容对融合双创案例的《应用统计学》课程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提到,在指导竞赛过程中优先考虑了课题相关因素,结合学校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来确定了课赛融合点双创价值驱动下的赛事;具体分析了赛事类型的甄别、规格级别的确定,并以易涯为例介绍了项目挖掘、团队组建及落地实现的过程。此外,樊老师也提到了课赛融合实践中团队、项目、经费等各方面的困点难点。 现场教师就课赛融合的方式方法、跨学科共建共享的探索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撰稿: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樊杰;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 陈芳颖;审核: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卢虹)...
2023年5月9日上午,以智助财名师教学团队苏赛尔老师主讲的《证券投资》在数智课堂实验区开展创新教学。 本次课程内容为基金的投资选择,苏老师邀请了中金财富陈逸辉总监亲临课堂,与学生分享投资经验。课上,苏老师首先开展理论知识复习和课前自学检测,通过模拟炒股的战绩引入基金投资选择的课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组织学生分组汇报不同类型基金的投资选择,并穿插了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提问等生生互动环节;邀请行业专家与学生共同讨论基金投资的选择条件和评估判断,专家就各组汇报、提问等进行总结,并分享了自己的行业经验和投资心得,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苏老师同时对课堂的学习目标做了总结和对照,强调了课堂的重难点内容及课后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 本堂课在同学们认真开展课前自学准备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专家亲临课堂进行经验分享,并结合苏老师的基金投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和指导,增进了课堂的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苏老师表示,后续还将继续探索校企双师协作的创新教学,并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学生与行业专家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撰稿:财富管理学院 苏赛尔;...
2023年4月27日,第171期教学创新主题沙龙财经素养融入思政课程的特色育人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在数智课堂实验区312开展,沙龙由学校思行慧心教学团队王芳老师主讲,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教师达百余人。本次沙龙由教务处副处长朱凤梅主持。 王芳老师创新财经素养培育模式,围绕内容融合、主题研讨和课后测评三方面介绍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实践情况。内容融合上,她重点从财富的认识、创造、消费及分享的四方面入手,采用经典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着重从价值观构塑的角度将财经素养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主题研讨中,采用问题启发式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使得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健康、正确的财经价值观;课后测评上,采用相应的问卷调查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是较为客观、理性和克制的。 现场老师就情感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财经类非财经类专业的教学设计、财商案例的积累和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本次沙龙取得了圆满的效果。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芳;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芳颖;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臣申)...
这不就是山寨货吗?、可商品名字都不一样,长得像也犯法了吗?昨日,一场模拟庭审在宁波财经学院上演,该校经济法课程的大学生化身法官,围绕案情各抒己见,而远在东部新城的效实中学的高中生们正通过屏幕观摩大学课堂上这场断案直播。 大白兔奶糖大家都吃过吧?你们能断一断这其中的真假吗?当天,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法官包丽君也带着豆瓣酱、牙膏、月饼、奶糖等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物证走进了课堂,做起了模拟法庭的总导演,引导同学们参与起侵权物证辨别和法条分析、案件判决。 在同学们参与审判时,我通过辅以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诉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真实案情和司法判例讲解,让大家很快进入了角色,掌握了要领。包丽君说,借助沉浸式模拟教学,很多同学都对知识产权保护中商标侵权争议焦点、被告侵害商标权行为认定依据、判决结果等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在庭审中给出了较为准确判决。 以案释法,生动、直观!经济法课程教师邵将介绍,此前,相似商标和类似商品的认定,一直是教学难点,现在,同学们不感兴趣的难点反而成了最受关注的热点,不少同学还追着我问更多知识产权侵权知识。 商标侵权产品表现隐秘,但却严重损害了商标持有者和消费者的...
4月20日中午,第170期教学创新主题沙龙基于劳动教育的《设计模型与制作》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数智课堂实验区312开展,沙龙由艺术设计学院知者创物教学团队丁胜年老师主讲,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教师达百余人。 丁胜年老师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为契入点,对课程的开展形式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有难度、有强度、有趣味、有功能的各类制作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与创新,并组织学生参加展览展示、双创会、文创活动、产教融合等实践项目,提高学生模型制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寓劳动教育于课中、课后、课外等各个环节,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 现场教师观摩学生作品实物模型,就课程模型制作材料来源及学生实践活动支持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撰稿:艺术设计学院 丁胜年,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芳颖;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12月7日中午,第163期教学创新主题沙龙基于成果导向的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在数智课堂实验区312开展,由善-思维-美教学团队梁伟老师主讲,线上+线下50余位教师参加。 梁老师围绕学生需要什么、学什么、如何学、学得怎样四个问题,以OBE理念为指引构建了基于成果导向的《品牌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她以一个项目贯穿全课程,兼顾思维、方法、设计三方面,通过专题化、系统化的项目实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了手册、展板、提案等多类型的学生成果;她采用了写、做、汇三层次的多元考核方式,开展学生、团队教师、企业导师等多主体评价。之后,梁老师总结到,该课程紧跟前沿,采用师生科研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常态化邀请优秀学长、企业专家进课堂授课点评;开展校政村企的跨界融合,有效联通了艺、工等专业合作,孵化出更多的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项目。现场教师就学生作品的培育升级、优质毕业生资源的长期跟踪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撰稿:艺术设计学院 梁伟,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芳颖;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2022年12月6日上午,数智信息教学团队邱晓龙老师主讲的《应用统计学》在本部校区创新教学观摩空间开展教学。 本次课程内容为有关GDP的那些事,邱老师采用团队授课模式开展理论讲授和实操演练,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课上,邱老师讲授统计原理、操作分析软件、解读分析数据,让学生逐步理解应用统计分析过程;实时连线宁波市统计局专家余盛盈老师,为学生们重点介绍GDP数据的内涵及经济数据搜集、汇总、审核、发布等流程的基本规范,帮助学生了解统计实务;协同团队教师王聚丰教授分享学科竞赛经验,帮助学生巩固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应用实践。 本次课引进行业专家的案例分析、协同团队教师的竞赛指导,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为数据分析专业学生深入了解统计实务提供了条件。邱老师表示,后续将继续探索团队式协作的课程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统计分析的应用综合能力。 (撰稿:金融与信息学院 邱晓龙,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 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 陈芳颖;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 李晓文)...
12月2日,第162期教学创新主题沙龙基于OBE理念的影视类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与实践以《视听语言》课程为例在南教1-312开展,由数字影像表现教学团队胡雪瑾老师主讲,线上+线下70余位教师参加。 胡老师在《视听语言》课程设计中基于OBE理念,逆向整合课程知识点,重新优化内容模块,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及工具,完善考核评价方案;并围绕影视创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引进优质慕课资源补充理论学习,加强课堂教学的项目实践,强化学生的团队互助、协作训练;依托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指导学生完成多类型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解决了学生实践难应用难提升难三大问题。现场教师围绕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动设计、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撰稿:象山影视学院 胡雪瑾,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芳颖;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