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本学期第一堂教学创新观摩课《高级日语视听说》在南教1-112开展,由鉴文思源教学团队张淑珍老师与日本横滨大学半沢千绘美老师协同授课。 本次课的主题是饮食文化,借助新型学习空间及移动互联技术,中日双方教师的课堂讲授让学生不仅学习了中日料理的异同点,更了解了中日社会文化特色;同时,在倡导学生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下,指导学生用日语描述宁波菜及地域文化的特点,无缝融入思政元素,在开拓国际视野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据悉,这是张老师在日语类课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国际双师协作教学的创新实践。通过这种远程双师协作教学的模式,不仅实现了跨境师资的共享,也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达成。未来,团队还将继续探索中、日多校同步授课的模式,实现课堂在空间上的拓展延伸,构建更为真实的交际情境,提升日语专业学生的语专业技能。 (撰稿:人文学院 张淑珍,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唐威;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各教学单位: 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公布宁波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我校有《品牌形象设计》等3门课程通过立项。现将立项名称予以公布。 1.品牌形象设计,专创融合特殊示范课程,梁伟,艺术设计学院; 2.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特色示范课程,赵京芳,工商管理学院; 3.新零售与连锁创业,实践(实训)特色示范课程,贾学芳,工商管理学院。 请各课程负责人积极推进课程团队建设,做好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确保立项课程顺利通过验收。 教务处 2022年9月23日...
日前,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李红团队荣获正高组二等奖。本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大赛分部属高校、地方高校两个赛道,设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共六个组别,全国31个赛区1195所普通本科高校的60879名教师参加校赛,18407名教师参加省赛,覆盖13个学科门类,最终来自全国205个教师(团队)入围现场赛评审。 大赛自2021年11月启动以来,历经九个月,学校高度重视,分管校领导对参赛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积极配合,经过校级选拔赛、省级比赛的激烈角逐,李红团队在全省64个教师(团队)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届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又经大赛全国赛的网络评审,最终入围现场评审并荣获全国二等奖。下一阶段,学校将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积极推动教学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教师发展中心 黄莉;摄影:主办方;审核:教师发展中心 王志军 )...
6月22日至23日,学校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依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研讨系列活动,副校长李羽出席,全校1千余人次教师积极参加。 本次教学研讨系列活动融项目汇报、专家指导、成果展示、讲座沙龙为一体,其主要项目有:课程思政示范课报告会暨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申报评审会、课程思政成果大讨论和课程思政专题讲座及平行沙龙等,从课程思政内涵、实施路径和育人成效等多维度为全体教师提供可学习借鉴的典型案例。 22日举行了课程思政示范课报告会暨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申报评审会,各教学单位精心选送了15门课程,集中展示了我校百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的阶段成果。经过校内外专家评审,《招贴广告设计》等6门课程作为2022年省级思政示范课备...
6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召开硕士生培养高校和学士学位授予型高校2022年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会,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永明出席并讲话,全省相关高校分管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我校副校长李羽代表学校在会上作了题为持续打造课堂创新实验区,助推应用型人才高质量培养的交流发言,介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李羽在发言中表示,我校十余年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基于信息技术手段,从顶层设计、系统开展课堂创新改革探索稳步推进、打造互联网+教学新常态数智赋能、助力教学管一体化改进提升等方面系统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空间环境改造、教学氛围营造、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智能管理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实现了为学生提供满意课堂、有效课堂的目标。我校的交流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行们的高度肯定。下一步,我校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高质量本科教育各方面工作,全力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教务处 王媛;审核:教务处 李继芳)...
6月10日,第139期教学沙龙 五位一体的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创新实践在教学创新观摩空间开展。本次沙龙由丝路大宗投资教学团队叶素文老师主讲,学校线上+线下60余位教师参加。 叶老师分别从改革教学创新的理念与设计、人才输出质量与师资能力提升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大宗商品流通课程组在专业核心课程上的改革实践情况。针对课程实践性强、学生重操盘轻理论、教学融合互动拓展难以有效组织与加深等问题,团队探索开发了五位一体教学资源,从教材、案例库、专著、教学竞赛、企业实习顶岗等各方面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并不断完善基础资源、拓展资源、学术资源,实时更新课程群的教学资源;此外,还分享了教学案例撰写、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体会与经验。现场教师就课程的新形态教材建设、资源融合教学实施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撰稿: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叶素文,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芳颖;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6月10日上午,播音主持教学团队许莎莎老师的《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二)》课程在象山校区XJX2-203开展教学,实现全校在线同步观摩。 本次课程主题为《共鸣控制与情感色彩》,许老师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展示+模仿演练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情感理解与表现。课上,许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前述内容共鸣控制在影视配音语境的作用、方法;采用讲授与问答、情景教学、案例分析、文本分析等方式帮助同学们解决情感理解与表现的难点,并围绕第十九届齐越节一等奖获奖作品《采蒲台的苇》,对文学作品及改编后的朗诵作品的进行对比、解读、分析、演练、点评,让学生在模仿锻炼中去反思当下媒介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本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许老师表示,团队后续将继续深入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将典型文学作品融入教学内容,合理化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空间,助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形成。 (撰稿:象山影视学院 许莎莎,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6月9日下午,以文绘商教学团队负责人王琦老师主讲的《内容营销与企业外宣》课程在创新教学观摩空间开展教学,同步面向全校在线观摩。 本次课程主要内容为Project Presentation,王老师通过教师介绍+汇报展示+模拟互动+点评总结的课堂形式,充分展示了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项目成效。课上,王老师概述了内容营销在企业宣传中挖掘潜在用户的重要性,介绍了利用自创的4P译创模式完成企业外宣项目的原理和项目展示的过程和要求。学生团队汇报展示了不同企业的项目成果,包括企业logo、独特卖点的产品视频、精心设置的FAQ、量身定制服装秀及富有新意的译创博客、推文等。线上企业专家对学生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logo深层解读、客户痛点解决方法等角度提出了中肯建议。最后,王老师总结了各组亮点,让学生深刻领悟企业外宣、内容为王的内涵所在。 本课程将持续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教师+企业导师的教学指导和社会实践,不断帮助学生讲好中国企业故事,满足企业提升国际营销和企业形象的目标需求,服务数字时代国际营销外语人才培养。 (撰稿:人文学院 王琦,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赟;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
6月9日上午,数智信息教学团队邱晓龙老师主讲的《应用统计学》在杭州湾校区HKC1203开展教学。 本次课程主题为统计思想,邱老师以一起回顾、两点总结、三个故事、四许期望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知识角度回顾本课程;并以目标导向为准绳对知识点进行体系构建,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学科竞赛的真实案例中践行这些理论体系。之后,邱老师从幸存者偏差、吸烟与新冠、相关与因果三个小故事出发,戏剧性地给学生呈现出全面性、科学性、本质性的统计思想,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层次和价值。 邱老师表示,团队将在后续课程教学中深入探索真实案例的统计应用,以学科竞赛驱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撰稿:金融与信息学院 邱晓龙,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赟;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