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E术助商教学团队白玲老师主讲的《python数据分析》在创新教学观摩空间开展教学。本次课程主题为文本情感分析,白老师通过案例引入+教师演示+实践操作+互动点评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文本情绪的可计算性,切实掌握计算方法。课上,白老师以《礼记》的情绪分类为例,引入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情绪论,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别和组合;通过介绍多篇情绪计算的前沿科研论文,让学生熟悉算法设计及其场景应用;组织学生汇报课程实践成果,并实时连线团队的李晓蕾、蒋雄飞、赵娜等老师进行针对性地点评,让学生可以对算法的设计和应用查漏补缺、优化改进。 本堂课重点结合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实践和引导,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团队教师跨时空共上一堂课,为学生提高算法设计、了解前沿应用、培养科研思维起到了促进作用。 白老师表示,团队将在后续课程教学中持续深化科研反哺教学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常态化开展团队式授课。 (撰稿:金融与信息学院 白玲,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唐威;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5月24日中午,第118期教学沙龙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教学设计以《全媒体播音主持》为例在创新教学观摩空间开展,由播音主持教学团队李红老师主讲。本次沙龙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学校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140余位教师参加。 李老师从课程的教学创新设计出发,围绕背景概述、教学痛点、创新举措及教学成效四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全媒体播音主持》课程的改革创新过程。她认为,面对当下人人都可以当主播的全媒体时代,要结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特征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特点,实现将学生从培养传统广播电视主播,向适应全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特性发展的主播转型;实践教学中,通过高校教师+业界导师翻转教室+多元场景线上线下+散聚结合师生评价+业界评价等方式和场景,实现课程师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的深度融合。参会教师就课程资源的创新如何把握、如何从顶层设计课程创新等问题与李老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为不同专业、课程在实施产教融合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撰稿:象山影视学院 李红,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芳颖;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5月24日下午,第119期教学沙龙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智慧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以《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为例在南教2-412开展,由以文绘商教学团队蒋欣老师主讲,学校5个教学单位近20位教师参加。 蒋老师以《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主线,详细阐述了课程的改革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课程教学改革的现有成效与未来展望等内容。蒋老师重点介绍了雨课堂在课程教学中的使用场景及应用情况,全过程教学数据监测、多元化互动反...
5月25日上午,立信启智财税教学团队应晓春老师主讲的《中级财务会计II》在杭州湾校区HKC1203开展教学。 本次课程主题为利润,应老师围绕利润是什么?该怎么做?有什么用?该如何看待利润?这四个问题,采用案例分析理论建构实践应用拓展升化的教学路径开展教学。课上,应老师导入了直播带货的盛讯达企业案例,根据企业年报净利润的异常变动进行层层提问,帮助学生建构利润的概念、构成等理论知识;发布利润计算和利润表编制的课堂任务,检验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应用能力,点评学生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团队汇报关于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手段的案例内容,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利润表的意义和局限性。 本次课结合信息化工具运用了案例研讨、头脑风暴、团队汇报等方式,促进了师生之间充分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逐渐形成严谨、辩证、客观的职业素养。应老师表示,后续团队将在会计类课程教学中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聚焦解决问题融会辨析的教学创新实践。 (撰稿:财富管理学院 应晓春,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唐威;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5月20日中午,第116期教学沙龙基于OBE理念的设计类课程课标制定与实施在创新教学观摩空间开展,由知者创物教学团队负责人陈文颖老师主讲,学校6个教学单位20余位教师参加。 陈老师以《人机工程学》的课程标准建设为例,围绕课程标准内涵、编制、实施三个模块展开介绍OBE理念在设计类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改进。她认为,课标建设内涵与OBE理念一致,即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成果输出为导向;要围绕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去编制课标,再从学什么、怎么学、学完能做什么、怎么评价等问题去设定学习成果与考核评价方式,并利用工具和技术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活动;同时再辅以全流程设计项目驱动教学与实践,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现场教师就设计类课程作业的学生互评效果、不同课程间的关联性课标制定及课程考核的标准等深入探讨,促进了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教师对课标编制和实施的充分理解。 (撰稿:艺术设计学院 陈文颖,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芳颖;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5月19日中午,第110期教学沙龙以赛促学,以学促赛统调大赛的课赛融合实践在创新教学观摩空间开展,由数智信息教学团队蒋力老师主讲,全校9个教学单位近40余教师参加。 蒋老师主要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如何深度融合竞赛展开介绍,并以浙江省大学生统调大赛和统计类课程的融合实践为例,详细阐述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统筹历年参赛资源建设为课程资源库,按照竞赛内容来设计课程单元,根据竞赛流程组织学生在教学周内完成调研设计、问卷设计、实地调研、报告撰写等,并参考竞赛评分指标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打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以赛促学 以学促赛的统计类课程教学创新与改进。随后,在场教师就学科竞赛跨学院合作、潜力学生挖掘以及学校相关竞赛支持保障等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撰稿:金融与信息学院 蒋力,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陈芳颖;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5月19日下午,思行慧心教学团队吴翠环老师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创新教学观摩空间开展教学。 本次课程主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吴老师通过理论辨析+主题研讨+学生汇报的形式,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基本内涵和现实体现。课上,吴老师通过辨析古今中外人民立场概念,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基本内涵,组织学生代表汇报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并设置冲突情境让学生根据课堂主题进行研讨,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在我国社会治理中的生动运用。 本次课运用了投票、答题、弹幕、投稿等方式推动师生充分互动交流,在思辨、情境模拟中达成引领学生站稳人民立场,永葆人民情怀的教学目的。吴老师表示,在后续思政类课程教学中将持续探索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和应用场景。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翠环,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唐威;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李晓文)...
日前,浙江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推荐的李红团队荣获正高组特等奖,熊兢团队荣获副高组三等奖,单一峰团队荣获中级及以下组优胜奖,曹明团队与胡晔老师分获课程思政微课专项赛文科组和理工科组二等奖,邵将团队、邱晓龙团队分获课程思政微课专项赛文科组和理工科组三等奖,同时,学校还获评大赛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由省教育厅指导,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大赛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组三个赛道,经过校内赛、复赛等多轮选拔以及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的评审,来自全省各高校的64个教师(团队)入围大赛决赛。 大赛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分管校领导对参赛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积极配合,参赛教师团队认真准备比赛各项材料,最终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四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为本次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良好基层。 下阶段,学校将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
5月23日下午,生活艺术教学团队刘岚老师主讲的《生活景观艺术》开展乡村与大学共上一堂美育课的教学实践。 本次课程主题为宋韵风华中式插花艺术实践,刘老师通过理论讲解+教师演示+实践操作+互动点评的形式,让学生和村民理解花艺造型原理与审美追求,切实掌握插花技艺。课上,刘老师从宋代四艺入手,通过展示一件件精美的花艺作品让大家了解中式插花艺术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自己在创作中选用的花器、花材与工具,按照构思主题、选择材料、确定主辅枝、丰富搭配与调整优化的顺序完成了一件作品,引导场内外的学生与村民开始插花实践。茂新村村民的创作以速度与稳健取胜,学生的作品更注重思想内涵的融入,刘老师对大家的创作理念与作品依次进行指导、点评,精妙的点评让大家豁然开朗。 本堂课采用四地联动的模式开展教学,实现了本部、杭州湾、象山校区与茂新村的师生村民实时互动与交流,通过教学实践让花艺进入学生与村民的日常生活,达到让艺术融入生活的教学目的。刘老师表示在后续课程教学中,团队将持续探索艺术融入生活、校村共上课程的教学模式。 (撰稿:艺术设计学院 刘岚,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唐威;审核: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
5月17日下午,创新模范教学团队赵京芳老师主讲的《创业实践与实战3:商业模式设计实战》课程在杭州湾校区HKC-1203教室开展教学。 本次课程以腾讯视频案例企业商业模式设计与呈现为主题,采用教师精讲+云访谈的跨地域、多角色方式,协同企业家、课外指导教师与本校教师合作授课,深度挖掘腾讯视频的商业模式。赵老师通过实践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精讲梳理,让同学们对齐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的内涵理解;针对同学们在实践任务中遇到的困点、难点,实时连线腾讯视频高管,让企业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随后,同学们进行交流复盘,对比分析课前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再次连线校外企业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对标竞争者进行诊断,思考如何创新优化,持续改进作业。 本堂课有效融合了企业家、校外导师的真实经验,加强了学生对商业模式设计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课堂组织灵活,互动性强,并配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线同步观摩。此外,赵老师表示还将继续开展案例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模块化、进阶式进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提升管理类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实战能力。 (撰稿:工商管理学院 赵京芳,实验室与信息技术中心施晓珍;拍摄:实验室与信...